陈春先(企业家)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陈春先,四川成都人 ,1952年10月加入中国***, 1998年起与美国硅谷的企业家和科学家共同发起成立的了金门桥科技发展中心,集中全力推进新技术产业重大项目的开发。,个人生平

  1934年8月6日生,四川成都人

  1951年-1952年 四川大学物理系(一年级)

  1952年10月 加入中国***

  1952年-1958年12月,留学前苏联(5年半)

  1952年-1953年 在北京留苏预备部学习俄文

  1953年10月-1958年12月   

  在前苏联莫斯科大学物理系留学,以优秀成绩毕业,代表中方留学生在毕业典礼上发表毕业演讲,并受到当时苏共***赫鲁晓夫接见。

  1958年2月-1986年 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工作,后创建合肥等离子物理所(核聚变科研基地)。

  1959年-1966年 在中科院物理所从事理论物理、激光新型半导体等新领域的研究开拓工作。

  1970年-1986年 发起国内核聚变研究,在中科院物理所建立了国内**个托卡马克装置(6号),后来在合肥建设成功中科院的核聚变基地,该基地直到目前在规模和水平上均为国内之冠。1999年起任该基地客座研究员和高级顾问。

  1978年 文革后**批被破格提拔为正研究员(教授级),同时提拔的还有陈景润等;参加了**届全国科技大会;**批经国家学位委员会审定为博士生导师。

  1978年-1981年 三次访问美国,受美国"硅谷"现象的启发,在1980年10月提出要在中关村建立"中国的硅谷",并身体力行成立了"先进技术服务部"。

  1980年-1984年 由于"中国硅谷"和"先进技术服务部"**在中科院引发了争论,****局**做了明确批复,肯定"陈春先的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此举大大推进了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并导致后来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和中关村园区的成立。陈春先被誉为"中关村民营科技**人"。

  1986年 调离了中科院,全力从事新技术产业的开发。

  1997年10月 被聘请为北京市科委科技创业中心高级顾问。北京市副市长胡昭广出席了聘请仪式。

  1998年起 与美国硅谷的企业家和科学家共同发起成立的了金门桥科技发展中心,集中全力推进新技术产业重大项目的开发。

  2002年 发起创立了创业咨询机构:陈春先工作室。

  2004年8月9日凌晨去世

个人评价

  8月9日凌晨,北京中关村。有“中关村**人”之称的陈春先辞世。这一天,他70岁的生日刚刚过去三天。离开中关村,陈春先的灵魂一定依依不舍。

  两年前,68岁的他成立了自己的新公司“陈春先工作室”,一家服务于创业者的中介机构。

  一年前,他曾微笑着对记者说:“从退休到真正不能工作还有二三十年的时间,完全可做很多事。”“毕竟我有这么多经验,可以教给后来者。”

  去逝前三天,在亲友为他组织的生日聚会上,他还说自己要再活20年,干到90岁。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陈春先是中关村的创业斗士。这个当年中科院著名的等离子物理学家,在首先提出要在中关村建立“中国硅谷”后,就走上了一条与科研完全不同的实践之路。

  他创造了很多历史,为后来“两通”“两海”的诞生、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形成,以及中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铺下了最重要的一块基石。

  然而,“秀才创业,十年不成”,陈春先的创业经历坎坷重重,连他自己都承认“我办的公司从来都没有搞大过”。

  即便如此,他还是屡败屡战,不肯罢手。

体制之缚

  陈春先的“创业”始于1980年代,当时,他已在中科院做了20多年的科学研究,是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1980年,陈春先有机会三次考察美国硅谷,美中的巨大差距**了他,归国后,他提出“科技成果扩散试验”,探索加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新路,在中关村建立“中国硅谷”等主张。

  此后,他率先将设想付诸实施。当年12月,他与纪世瀛、崔文栋等人带领十几个中科院的学术骨干成立了“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这被看作中国历史上**个民办科研机构,也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前身。

  那是一场体制外的“实验”。虽然“服务部”每年能有两三万元的收入,能够给业务骨干每月发10多元的津贴。但是,它的运作与分配方式与传统科研体制“水火难容”,陈春先和他的“服务部”几乎被由此而引发的舆论旋涡所吞没。

  据陈春先的儿子陈新宇回忆,当时,陈春先经常在家里和一位“所长叔叔”通电话,交谈的内容都是对“服务部”的不同意见,两个人争吵得很厉害,最严重的时候,陈春先的声音都哽咽了。

  “我当时很小,还不太懂他们说的话,只是觉得奇怪,平时私交很好的两个大人,怎么也会像小孩子一样闹意见。”陈新宇说。

  很快,有人公开批评“服务部”,说他们“搞*了科技人员的思想,搞*了科研秩序”。最终,为了澄清自己的“经济问题”,“服务部”被封门查账。业务骨干备受打击,“服务部”面临解体。

  但是,陈春先的实践顺应了当时“搞活经济”的总体方针,他的尝试通过新华社内参引起了****的重视。胡耀邦、胡启立、方毅等**先后作出“批示”,认为“陈春先同志的做法是完全对头的,应予鼓励”。

  至此,“一些确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可以先富起来,打破铁饭碗、大锅饭”的指导思想正式确立,中关村科技创业的政策活水也从此引入。

个性之累

  科技创业的大环境似乎在转暖,但是,当时科研体制的小环境依然僵化,陈春先觉得在科学院的体制内不可能很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决定*离科学院。

  1983年,北京中关村花园路6号,陈春先和他的创业伙伴创立了“北京市华夏新技术开发研究所”,这是北京市**个民办研究所。

  当时,一个很有前途的科学家,离开中国最高的科研机构,放弃编置,放弃学术地位,放弃保障,简直是不可思议。

  谈到父亲当年的举动,陈新宇说:“当时有机会出国看到中国与西方存在这种差距的人不少,有这个看法(改革现有科研体制,寻找更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人也不少,但是,很少有人真正去做。但他就去做了。”

  从这一点上看,陈春先将他的后半生完全交给了创业,也算是为他的性格所累。

  据说,陈春先从小接受的是一种近似美国式的教育。他的父亲陈之长早年留美,回国后曾担任民国时期**大学的教授,对他的教育颇有些放任自流,很重视培养他的兴趣。他中学时代的几位老师引导他对数学、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陈春先小时候动手能力就很强,1949年,15岁的他自制的收音机甚至听到了开国大典的广播。

  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形成了陈春先兴趣广泛、思维活跃、敢想敢做的性格。在后来的学术之路上,这种特征曾成为他的突出优势,也是引导他放弃科学院,投身创业的内在动因。

  陈春先曾对媒体说过:“我在科学院是公认的思想活跃者,而且是公认的敢打敢拼的人,要不我也不会到美国,看了硅谷,回来就要在中国办硅谷。”

  但是,在创业过程中,他这种敢于实践的性格的另一面――急于上手,对市场风险估计不足,也显现了出来。

  “华夏所”的业务模式仍然延续了当年“服务部”的做法。它利用人才优势和机制优势,曾承接过中科院委托的高精度恒流恒压电源项目等重要工程。

  但是,它最后还是在市场的风险中倒了下来。因为与中科院器材供应站一个300多万元的合同**,“华夏所”陷入了长达5年的诉讼之中,最终成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遗憾。

转变之苦

  客观地说,陈春先在中关村的两间木板房里做成**笔电源生意的时候,市场上可以说没竞争对手。他后来的种种失败虽然与当时的体制和环境有很大关系,但是,对市场判断的失误、管理经验的缺乏才是更主要的原因。

  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陈春先得到多家金融机构的支持,以“金融租凭”的形式引进设备,成立了“华夏硅谷公司”。这个公司曾经是中国最早做大规模信息加工的企业。

  资料显示,当时,华夏公司有100多位*作员,每输入1000个字符收入为0.4元,如果项目进展顺利,每年收入可达几十万美元。

  陈春先对这个项目非常乐观,他把所赚的钱都投入到新式设备购进上。但到了1989年,市场突变,国外订单被取消了,项目萎缩了。他曾对此进行反思说:“我们当初选择了增值不高、科技含量不高的数据录入可能是个错误。这样的项目抗风险能力必然很弱,但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本身的风险又会很大,这个矛盾现在也在考验着企业。”

  1993年,陈新宇开始介入父亲的华夏硅谷公司的业务。在他的印象里,公司当时多元化很盲目。陈新宇说:“父亲的兴趣太广泛了,往往是他觉得这个项目挺好,就投资做了,可是后来从市场的角度看,有很多项目出现决策失误。”

  “那时,我进入公司负责开发一个语音寻呼机项目,针对当时汉字寻呼机价格较高的情况,此种语音寻呼机成本降低了60%。”由于亲身参与,陈新宇对这个项目的过程记得非常清楚。

  据说,华夏公司为此项目投入了200多万元。但是在市场调查时,他们受到“当时看好语音寻呼机的小寻呼台的误导”,忽视了语音寻呼机的使用率较低,容纳用户数量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的弊端。1995年,随着行业竞争加剧,普通寻呼机价格不断下跌,该项目寿终正寝。

  由于对集团化公司管理经验的缺乏,华夏公司内部一度非常混*,在经济活动中**不断,债务不清。

  后来,陈春先曾说:“办好公司的企业家大都是搞营销、搞金融、有很强管理能力的人,而不是真正的科学家。”而他也承认,在商场上他一直是不太成功的。

  他曾分析过自己失败的原因:“根本问题还是在于我很长时间在科学院工作,我有一些特点、个性和追求的东西也不太符合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规矩。要有一个*胎换骨的深入改变,这要比年轻一代更困难一点。”

相关报道

记住陈春先(透视)

  说中关村,说中国梦,陈春先是个绕不过的名字。

  这个当年堪称与陈景润比肩的核聚变科学家,**个在中国提出了“中国硅谷”的梦想,圈定了实践的地点中关村,并为之终生实践。

  他不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的企业几经沉浮,已淹没在中关村的数以万计的企业中。

  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天中关村的车水马龙、无数家科技企业的欣欣向荣,其本源,却是当年中科院仓库里那家门脸小小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

  如今的中关村已很难再觅得当年“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痕迹,但如陈春先一般的人不应被忘记。

  记住陈春先,是要记住他对梦想的坚持、付出和不放弃。

  他饱受挫折,屡被争议,也曾卷入经济**,两次被**,但他从未放弃。直至去世之前,他仍在琢磨着如何为中关村搭建良好的平台。

  记住陈春先,是要记住他报国心切,记住他将个人的命运放进了国家的发展洪流中。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的大礼堂接见留苏中国学生,首次讲了这句举世皆知的话时,陈春先就坐在第三排。这一年,他23岁,19岁时他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莫斯科大学就读。这句话成为他一生的追寻。

  记住陈春先,更是要记住这些为中关村、为国家的发展所默默付出的人。

  今天的中关村已经崛起在世界创新之林,而汇成了今日中关村成功的,不仅是辉煌的成功人士,也有如陈春先一般谈不上成功的人士,也有众多的在这里寻梦、打拼的普通人。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关村成长的基石。

  梦想无关大小。一个地区的创新由无数企业的创新组成,一个国家的强盛由无数个人的强盛组成,一个个普通的梦想汇聚成了“中国梦”的大变革。

  记住陈春先,记住他的不成功,也很重要。

  对陈春先而言,如果他一直留在实验室,或会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选择带来了产业的成功,却是科学上的遗憾。这也提醒我们,需构建起完善的创业机制,搭建起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上,政府亦有必要不断改善创新的环境。

  记住陈春先,记住他坚持纯粹的理想,不浮躁。在创业“不差钱”的今天,这点尤为重要。

  如今的中关村,投融资机制更加健全,上市的造福神话鼓励了成功,却也滋生了浮躁。

  当然并非不能谈赚钱,但牢记为什么出发,更需要明确创新的目标、优化创新的心态才更重要。

  “我当然是个理想主义者,人怎么可能没有理想。”

  2004年8月9日,刚刚过完70岁生日的陈春先溘然长逝。他的这句话,应永远记在每一个怀揣梦想前行的人心中。

崔宏:纪念陈春先教授逝世一周年

  2004年8月9日,陈春先教授溘然长逝,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生命不息,创业不止”的精神,永远感召我们执著向前。说起陈春先教授,我想用“生命不息,创业不止”来概括是恰当的;适逢教授仙逝1周年之际,我想通过这篇散文总结他的这个精神,也算对他老人家的缅怀。

  1 创业缘起 春先教授一小步,中国科技一大步

  关于陈教授当年如何冲出樊栉走出那著名的一小步,坊间已经连篇累牍、尽人皆知了,我不在此赘述。我只想说出我的感受:陈教授走出这一步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作为既得利益集团中的一员而勇于放弃利益投身于理想,就非吾辈能够敢想敢为的了。想当年,陈教授的事业如日中天,时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一室室主任,中科院合肥核聚变基地常务副所长,参加了**届全国科技大会,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正教授和**批博士生导师,可以说是吃科技这碗饭的当之无愧的佼佼者,是既得利益集团中的带头人物。但他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敢于追求真理。当他出国发现美国的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现状后,内心掀起波澜;经过深思熟虑认定,中国的科技也必须与生产力相结合才有出路,于是他大声呼号,并且身体力行成为“科技下海”的急先锋。为此,他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放弃了既得利益:身份、学术前途、人际关系和物质条件等等,总之所有在当时的社会与一个人的命运密不可分的所有一切,统统放弃了。也正是因为他的放弃,换来了人们意识上的拨*反正,使人们发现了科技与生产力的关系,宽容了科技工作者办企业的行为,最终直接导致了中国科技的巨变-火炬计划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诞生。所以说,我佩服陈教授,以为他是一位伟人,具有伟大的牺牲精神,正如当年背负十字架走向加略山顶的那位圣子,用自己的牺牲来换取犹太人的救赎;圣子必将复活,因为这本是他预设的一场戏,但教授却没有回头路,而注定成为先驱。

  2 生命不息 创业不止

  在教授生命中的最后两年里,我有幸与教授合作,共同创办了咨询机构“陈春先工作室”,故对陈教授“生命不息,创业不止”的精神有亲身的感受。工作室的任务是研究总结中关村的创业规律,并为科技创业者和企业家提供咨询服务。其实在他的后半生里已经创业无数了,前后办过的企业不下2、30个;在晚年依然投入几乎全副的精力做这个工作室,是因为他对“创业”这个神圣的字眼所背负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已经融进了他的*液里,融化在了他的生命中。其实他的身体不好,多年的糖尿病形成了多种并发症,包括心*管病(在创办工作室期间做过支架)、腿脚肿胀等,可他一听说做项目立刻来了精神,滔滔不绝,目光炯炯,无论多远都要亲自去走走、去看看。大豆蛋白提取、1.5升节水型洁具、类金刚石晶体表面处理、Lcos数字电视技术引进、老年产品社区连锁等项目,都浸润了教授不少的心*。他是2004年8月9日骤然倒下的,直到生命之光熄灭的最后一刻,还在执著地坚持“生命不息,创业不止”,这种精神境界难能可贵。

  3 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教授懂得了如何创业

  教授是中关村民营科技的急先锋和奠基人,但他的企业都没有做大作强,所以他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教训大于经验。教授非常注意总结和反省这些经验教训,力图从中发现中关村的创业规律,以使他人创业时少走一些弯路,这也是“陈春先工作室”的宗旨。由于教授辞世的时候这些工作还没有完成,我只选择我知道的故事讲一讲,肯定挂一漏万,但为了说明观点,只好勉为其难了。陈教授的创业历程中,至少有4次重大的机会。**次是做出了“华夏IPS888桌面出版系统”,这个系统类似于后来走红的方正出版系统,在当时也是性能出众、轰动一时了。我还记得在大学暑假期间,陈教授亲自到我校宣传产品的功能并发动同学们利用暑期返乡探亲的机会到各地推广,一时间风光无俩。但最后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败给了方正。第二次大约是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陈春先得到几家金融机构的支持,以“金融租赁”的形式引进设备,成立了“华夏硅谷创业集团”;该集团曾经是中国最早最大规模的信息加工企业。第三次是在我国通讯大发展的初期领**战固话和无线数据领域,得意之作是线路复用设备和语音寻呼机等,都因为市场昙花一现而未能高奏凯歌,殊为可惜。第四次是在互联网时代,教授敏锐地洞烛先机,认定互联网与通信相结合必然风光无限,他特别看重电子邮件、及时通信、VoIP等技术(这些技术直到现在还是业界大佬吃饭的家伙,足见教授当年的慧眼确实了得),撰写了论文,并招兵买马力图重振雄风,但由于政策与合作伙伴等方面的原因终究未能实现。通过这些案例,教授认识到:1、要有开拓意识,10个想法中可能只有1个是与市场需求契合的,是可以发展成为事业的,但如果不去尝试和开拓,机会绝不可能自己跳出来;他十分推崇惠普公司创始人的“**”精神:有好的想法就可以干起来;2、不仅要有想法,还要有执行力,说到底,就是要有多方面的人才;3、知识要与资本结合,光靠自身的积累不行,要参与全球竞争就要结合多方面的生产要素,人才是一方面,还要有资本。陈教授特别看重这第三条,认为只有两者结合才能促进科技转化生产力,才能造就先进生产力的引擎,是科技创业的重要规律之一。

  4 生前希望组建创业投资基金

  由于教授在总结自身创业经验的时候就已经认定科技要与资本相结合,所以他十分注意孵化机制和创投规律的研究。他经常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到美国访问时的情景:他的核聚变同行一经发现有什么技术可以做成产品推向市场,首先就想到找风险投资家谈一谈,只要你的想法不错,总有一个起步的机会;而现在的中关村还远远不能做到这一点,风险资本市场还远远不如美国发达;这势必成为限制中关村迅猛发展的瓶颈。认识到这一点,陈教授很着急,我们也投入了很多精力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希望组建创业投资基金。“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个愿望还没有实现教授就撒手尘寰了,一定带着很大的遗憾。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很敬佩陈教授的精神,他从未想到过自己,他的心中只有“创业”二字,直到逝世他想的都是如何为中关村的发展添砖加瓦,如何为民营科技事业尽自己的力量。

  陈教授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但我们从没有认为他真的已经离去,因为他的精神与我们同在。我们一定继承他的衣钵,发扬“生命不息,创业不止”的精神,为中关村五年上台阶、为中国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