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1941年6月2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波兰电影导演、编剧,毕业于洛兹电影学院。

1976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生命的烙印》。1979年,凭借剧情片《影迷》获得第11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88年,执导犯罪片《*人短片》获得第4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1991年,执导剧情片《两生花》获得第4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1993年,执导剧情片《蓝白红三部曲之蓝》获得第5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1994年,凭借剧情片《蓝白红三部曲之白》获得第4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同年,执导剧情片《蓝白红三部曲之红》获得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原创剧本奖提名。

1996年3月13日,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因心脏衰竭在波兰华沙去世,享年54岁。

,基本介绍 事业起步

1969年,凭借纪录片《照片》(Photograph),年轻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登上电视舞台,开始了他的纪录片生涯,捕捉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如何在生命中各尽其责地扮演自己”。其间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关于1971年什切青(波兰港口城市)****的《工人的1971》(Workersu203271),而另一部纪录片《初恋》(First Love)1974年在克拉科夫举办的国际短片节上夺得金龙奖桂冠。他曾一度在WFD纪录片工作室工作,1974年加入Tor电影制作组。

后来,他对纪录片的局限性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发现“摄影机越和它的人类目标接近,这个人类目标就好像越会在摄影机前消失”。或许就像基耶斯洛夫斯基所说,“纪录片先天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限制。在真实生活中,人们不会让你拍到他们的眼泪,他们想哭的时候会把门关上。”于是在拍了十余年纪录片后,他逐渐转向了发挥空间更大的故事片领域.

优秀作品

1975年,他为电视台制作了他的首部剧情片《人员》,这也为他赢得了德国曼海姆电影节上的**个奖项。1976年,他为**制作的**部剧情长片《生命的烙印》上映,获得莫斯科电影节大奖,同时奠定了他在波兰电影界“道德焦虑”派电影灵魂人物的地位。

但当他对社会主义事业中个体的存在状态继续深入探讨时,各方面的压力却滚滚而来。如他的下一部片子《机遇之歌》在1981年11月军事法公布后就惨遭禁映,直至1987年才重见天日。在他最沮丧的时候,碰到了此后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位合作伙伴,**诉讼律师皮耶斯也维奇(Krzysztof Piesiewicz),此后两个人开始了漫长的合作。当时基耶斯洛夫斯基正准备拍一部**审讯的纪录片,便向律师咨询有关上庭的情况,而两人磨合的结果则是《永无休止》的诞生。其实,1988年震惊西欧文化界的电视系列片《十诫》也是在皮耶斯也维奇的建议下拍成的,其意图按他的话来讲就是,“重寻被共产主义理论破坏的基本价值”。

90年代,他们共同合作拍摄《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以及《蓝》、《白》、《红》三部曲。可是在拍完了耗神的三部曲后,基耶斯洛夫斯基有意打算修生养息一段时间, “只想静静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抽自己想抽的烟”。基耶斯洛夫斯基去世前的两年内,大量有关他意欲放弃电影工作的传言不胫而走,但在最新采访中,皮耶斯也维奇披露,就在基氏接受治疗期间,两人还在探讨下一个拍摄计划:暂名为《地狱》,《炼狱》,《天堂》的三部曲。

辉煌事业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波兰电影工作者协会的会员,1979年至1981年担任副**。而在55年的短暂人生里,电影也的确为他赢得了无尽的荣誉。世界各地电影节的领奖台上,频频闪现他消瘦的身影,像1974年,1975年,1977年,和1979年的克拉科夫;1975年的曼汉;1975年,1976年,1979年和1988年的格但斯克;1979年的莫斯科;1988年和1991年的戛纳;1989年和1993年的威尼斯;1980年和1994年的柏林;1988年的圣塞巴斯蒂安;1980年的芝加哥;1979年的里昂;1988年的圣保罗等等。

基耶斯洛夫斯基关注并终生探讨的是个体精神世界的问题,可以说,他更接近于运用电影语言讲述个人存在状态的哲人,因而被哲学家刘小枫称为“深紫色的叙事思想家”。

尽管自《十诫》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名字已越入世界级大导演的行列,但他仍认为自己是个“朴素的、地方性的”导演。早年他对**和**大背景下人们的生存情况十分敏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与法国的电影界的合作,**这一概念被逐渐淡化,代之以自由个体在所谓自由生活中的困惑与挣扎。总体来说,他的创作是从尖锐滑向温情,《永无休止》女主人公的自*令人悲愤而窒息,到了《红》里,当约瑟夫和瓦伦蒂娜的手隔着车窗重叠在一起,我们只有为这对终生错过的爱人超越了时空而伤感地欣慰。

早年经历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童年相当颠沛流离,由于父亲罹患肺结核,使得全家必须在不同的疗养院间往返迁徙。

16岁时进入消防员训练学校就读,虽然为期颇短,却形成了他日后对制服和教条这类的约制相当憎恶的意念。为了逃避兵役,基耶斯洛夫斯基又回到学校当学生,随后进入华沙学院修习剧场技术。

1965年终于如愿进入著名的洛兹电影学校(Lodz Film School)就读,之前该校已经拒绝过他好几次了,这所名校曾经培育出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安德烈·瓦依达(Andrzej Wadja)、杰兹·斯科利莫夫斯基(Jerzy Skolimowski)及克里斯多夫·赞努西(Krzysztof Zanussi)等人。

特点

哲学:基耶斯洛夫斯基并不是一个编故事的好手,他的大多数作品没有紧凑的情节,以娱乐为目的的观众面对他的影片肯定会失望已极,甚至昏昏欲睡。而打造动人的故事赢得观众也从来不是基氏的兴趣所在,他所关注并终生探讨的是个体的精神世界。他更接近于运用电影语言讲述个人存在状态的哲人,因而被称为“深紫色的叙事思想家”。

神秘主义: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中的神秘主义倾向被很多评论津津乐道,这也是他的作品魅力之所在。事实上,虽然理性主义在欧洲近代文化史中占据了主流,但从柏拉图发轫的威信哲学与感性思潮却一直根深蒂固,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哲学观念无疑受到相当感染,波兰深厚的天主教传统也对他很大影响。基耶斯洛夫斯基热衷于展示冥冥之中摆布人生的力量,制造突如其来的命运轨迹转折。不可否认的是,这是我们生活中时有出现的真实境况。《两生花》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La是基氏神秘色彩最为浓郁的一部,他自己也称之为“讲的全是非理性的东西”。那种纯粹心灵与心灵间的感应难以言传,而基耶斯洛夫斯基将之付诸电影。他在关于此片的谈话中曾提到,《两生花》让一位巴黎的15岁少女相信了灵魂的存在,这是对他的工作的最大回报。命运无常,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神秘主义不仅于此,从《十诫》Dekalog系列起,他的不同作品中的角色们就互相印证,彼此旁观,产生一种共时性。在完结篇式的《蓝白红三部曲》之《红》Trois couleurs: Rouge结尾,三部曲中的人物更是集体出现于一条沉船上。他通过这种方式将系列作品编织成了内在呼应的体系,也表达了他的世界观。

前期纪录片风格-后期表现主义:基耶斯洛夫斯基创作早期注重展示生活细节的原生状态。但自《十诫》开始,在色彩上呈现出表现主义倾向的巨变。一方面有技术和资金水平提升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他的美学观念的进一步成熟,并足以进入**行列。

道德焦虑:所谓的道德焦虑,简单地说:是对自身的道德困境的反省追问,在痛苦的怀疑和忧虑中,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到自己的人性的脆弱本质。遗憾的是,基耶斯洛夫斯基作品的这一意义在中国当代的道德变局中竟然淡漠了,剩下的却是一个象征“小资”身份的标签。事实上,基耶斯洛夫斯基从来就是反小资、非布尔乔亚的,他关注的是人的苦难。

大欧洲: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心中一定还有个更大范围的欧洲概念,所以他在“蓝白红三部曲”之《蓝》Trois couleurs: Bleu中设计了献给欧洲联盟的交响乐。可以说,后期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已经具有了强烈的欧洲必将走向联合的观念,他属于波兰和法国,但更属于广义上的欧洲。蓝白红三部曲参加的是欧洲三大影展,不能单纯理解为他要“横扫三大艺术电影节”,其实也是他向观众传播自己的欧洲一体化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读懂基耶斯洛夫斯基,需要掌握欧洲现代文化历史。遗憾的是,基耶斯洛夫斯基还没来得及看到欧盟的进一步完善就过早去世,如果活到今天,他或许会感到欣慰。当然他也会有不满,因为波兰在东欧剧变后变得更加贴近美国。

作品年表

《电车》(The Tram) 1966年,5分45秒

《办公室》(The Office)1966年,6分钟

《一致请求》(Concert of Requests)1967年,17分钟;

《照片》(The Photograph)1968年,32分钟;

《洛兹城》(From the City of lodz)1969年,17分21秒;

《我是个士兵》(I Was a Soldier)1970年,16分钟;

《工厂》(Factory)1970年,17分14秒;

《汽车竞赛会前》(Before the Rally)1971年,15分9秒;

《副歌》(Refrain)1972年,10分19秒;

《沃洛克罗与泽洛那格拉之间》(Between Wroclaw and Zielona Gora)1972年,10分35秒;

《一家铜矿的安全与卫生原则》(The Principles of Safety and Hygiene in a Copper Mine)1972年,20分52秒 ;

《工人u201871》(Workers'71: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1972年,46分39秒;

《泥瓦匠》(Bricklayer)1973年,17分39秒;

《人行地道》(Pedestrian Subway)1973年,30分钟;

《X射线》(X-Ray)1974年,13分3秒;

《初恋》(First Love)1974年,30分钟;

《履历》(Curriculum vitae)1975年,45分10秒;

《职员》(Personnel)1975年,72分钟;

《医院》(Hospital)1976年,21分4秒;

《严厉批评》(Slate)1976年,6分钟;

《伤痕》(The Scar)1976,104分钟;

《平静》(The Calm)1976年,44分钟;

《夜搬运工看世界》(From a Night Porter's Point of View)1977年,16分52秒;

《我不知道》(I Don’t know)1977年,46分27秒;

《七个不同年龄的女人》(Seven Women of Different Ages)1978年,16分钟;

《摄影迷》 (Camera Buff)1979年,112分钟;

《车站》(Station)1980年,13分23秒;

《发言者特写头像》(Talking Heads)1980年,15分32秒;

《机遇》(Blind Chance)1981年,122分钟;

《短暂的工作日》(Short Working Day)1981年,79分22秒;

《永无止境》 (No End)1984年,107分钟;

《一周七天》(Seven Days a Week)1988年18分钟;

《谋*短片》(A Short Film About Killing)1988年,85分钟;

《爱情短片》( A Short Film About Love)1988年,87分钟;

《十诫》(The Decalogue)1988年,十部电视剧,55-58分钟不等;

《薇罗妮卡的双重生活》 (The Double life of Véronique)1991年,98分钟;

《三色:蓝色、白色、红色》:

《蓝色》(Blue)1993年,100分钟;

《白色》(White)1993年,100分钟;

《红色》(Red)1994年,100分钟;

演艺经历 导演作品

基耶斯洛夫斯基 创作年表:

《人员》(Personnel) 1975

《生命的烙印》(The Scar) 1976

《影迷》Camera Buff 1979

《机遇之歌》(Blind Chance) 1987

《永无休止》(No End) 1984

《爱情短片》 (kieslowski) 1988

《*人短片》(a short fllm about killing ) 1988

《十诫》(The Decalogue) 1988

《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1991

《蓝》(Blue) 1993

《白》(White) 1994

《红》(Red) 1994

其他作品

故事片:扬名国际影坛(80年代)

1979年,《影迷》Amator将基耶斯洛夫斯基推向国际影坛,这部描述一位沉迷于8厘米摄影机的工厂工人的作品为基耶斯洛夫斯基嬴得莫斯科国际影展大奖、柏林电影节Interfilm Award,他也终于以导演的身分获得全世界的认可。

80年代初期,波兰政局剧变。在1980年8月,他推出了两部纪录片──《车站》及《谈话头》,此时波兰团结工联方才成立,接著便是一连串社会自由的实现,他同时也完成了两部剧情片《盲打误撞》和《短暂的工作天》,均对共党的高压统治有所批评。

1981年12月,波兰公布了一项军事法,让电影工业不得不向政府低头,即政府不再供给电影工业的短期补助和硬体支援,在1982年这项法令暂缓实施,但由于波兰整个经济状况都已十分紧缩,因此在1984年的《无休无止》Bez konca后,基耶斯洛夫斯基沉寂了四年。

1988年获准拍片,即为波兰电视台所拍摄的十段故事《十诫》Dekalog。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

1988年《*人短片》Krótki film o za**janiu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最终获得国际影评人奖和评委会大奖。

法国(90年代)

《十诫》的大获成功,热情的法国人向基耶斯洛夫斯基伸出了热情的双手。之后他的电影创作也就此转移到了法国。由于国家体制的问题,他也觉得法国宽松的创作环境可以给自己更大的创作空间,所以他决定到法国去。【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任何一部作品里几乎都能提到法国,最后他把自己的电影生涯也转移到了法国。波兰和法国的密切关系不仅因为双方共同的天主教背景,更由于波兰夹在德国和俄国两大强敌之间,而法国却总是他的坚决支持者。除了二战,波兰历史上的多次亡国危难,都依靠法国为首的盟友复国。两国之间,精神上的亲近感极为强烈,这也是许多波兰知识分子、艺术家在出国时喜欢选择法国作为第二故乡的原因。】

1991年《维罗尼亚的双重生活》LaDouble vie de Veronique是基耶斯洛夫斯基来到法国拍摄的**部影片。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最终获得国际影评人奖和评委会大奖。有人说,这是他当时内心感受的真实再现。故事中,分别身在法国与波兰的姑娘,却能够找寻到生命轨迹的重合点。从尖锐滑向温情,从表象走入内心。此时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已经将电影创作的方向做了彻底的改变。原先纪录片中的**概念已经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对人作为一个个体在自由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与挣扎进行关注。而这种人文的怀念,在之后的红白蓝三部曲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1993年-1994年基耶斯洛夫斯基用法国国旗的三种颜色,诠释了自由、平等、博爱这些够成生命整体重要的情感因素。《白色》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蓝色》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红色》获得10项国际大奖,还包括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奖提名;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纪录片

1960至70年代***统治时期,波兰极度动荡,因此电影被视为关键性的传播媒体,以兹宣扬社会意识,但必须相当谨慎地处理,尤其在描述与***理念背道而驰的部分,以免触怒电检员。当时,纪录片被视为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且其商业价值和剧情片等同,因此基耶斯洛夫斯基转向纪录片的创作。

1966年,基耶斯洛夫斯基完成了《The Office》,藉由记录一家国营保险公司的经业方式讽刺当局的官僚息气。

1967年,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摄了短片《Concert of Requests》,次年为波兰电视台拍摄了三十二分钟的纪录片《照片》。

1969年,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毕业前夕,决定专心朝纪录片方面发展,并著手拍摄了《洛兹小城》。基耶斯洛夫斯基早期的作品主要是由一系列单一场景组合而成,似剧场的呈现方式,剧情仅只是补助的部分,综观他70年代的纪录片,包括有《我曾是个士兵》、《工厂》、《**之前》、《叠句》等。

1972年,基耶斯洛夫斯基受鲁宾铜矿场(Lu**n Copper Mine)的委托,拍摄了两部该单位的宣传影片《洛克娄和锡隆纳葛拉之间》及《铜矿场内的安全及卫生原则》,接著又完成了《工人71》,记述1970年12月的****及当时的波兰共党工联**书记葛慕卡(Wladyslaw Gomulka)跨台**的纪录片,企图让观众了解当时的**真相,但该片后来仍在波兰电视台重新剪辑、不打出制作群名单、甚至连片名都更改的情况下才公诸于世。

1973年,基耶斯洛夫斯基完成了纪录片《砖匠》,同时完成了他的**部电视剧《人行地下道》。

1974年,他又推出了《X光》各《初恋》这两部纪录片,及《履历》这部描述一名***党员在被胁迫****时所接受的一连串审讯的剧情式纪录片,在这部影片当中,共党控制委员会的部片是真实的,但该名党员的故事其实是虚构的,这种新的拍摄手法引来相当多“关切”的议论,许多波兰民众甚至因此认为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的态度过于轻率、不敬,并企图在分化国家民族意识,因此虽然大多数人对他的作品相当推祟,但其他的人则认为他是个机会主义者、对自己和国家不忠的人。

1976年纪录片《医院》和《石板》。

1976年完成了他的**部剧情长片《生命的烙印》Blizna,不过基耶斯洛夫斯基自认这出剧情片处女作的剧本结构不够严谨,是部失败之作。

在电视剧《宁静》之后紧接著是三部纪录片──《守夜者的观点》、《我不知道》和《七个不同年龄的女子》,于两年内完成。

佳作欣赏

《十诫》Dekalog1989-1990

讲述的是居住在华沙公寓楼里的居民的生活故事,主要关注人们道德和伦理方面的困惑。作为宗教道德规范的圣经《十诫》在过去是不容置疑的,但它与当代生活的矛盾却使人们不知如何选择,时时违背它。

十诫之一:“我即是自己的上帝,没有人能取代我……”

十诫之二:“尽管我不是以上帝的名义起誓……”

十诫之三:“记住安息日,那是个圣洁的日子……”

十诫之四:“尊敬父母”

十诫之五:“不要*人”

十诫之六:“不要通奸”

十诫之七:“不要偷窃”

十诫之八:“不要做伪证”

十诫之九:“不要贪邻人之妻”

十诫之十:“不要贪邻人财物”

自《十诫》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名字已越入世界级大导演的行列,但他仍认为自己是个“朴素的、地方性的”导演。早年他对**和**大背景下人们的生存情况十分敏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与法国的电影界的合作,**这一概念被逐渐淡化,代之以自由个体在所谓自由生活中的困惑与挣扎。《十诫》系列算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的电影都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波兰的时政。总体来说,他的创作是从尖锐滑向温情。

社会活动

在1994年的戛纳电影节上,最崇尚艺术的电影节把金棕榈奖颁给了《低俗小说》,而不是**的《红》,因为当时《红》的影响力已经远不如《低俗小说》了,虽然《低》也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但如果是奥斯卡,而不是戛纳的话也很正常。当时结果出来时,沉稳的艺术**都有些坐不住了,**后来便宣布退休。1994年成了电影史上的分水岭,标志着电影以思想取胜的时代结束了。从此再无如《蓝、白、红、两生花》这种优美、深刻、思想的影片出现了。

荣誉

1988 欧洲电影奖最佳电影 *人影片

1988 戛纳电影节 最佳电影 *人影片

1994 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白

1995 提名 奥斯卡奖 最佳导演 红

2000 国家评论协会奖 外语片杰出成就十诫

基耶斯洛夫斯基1979至1981年担任波兰电影工作者协会副**。同时他也是欧洲电影研究会的成员。他的一生都是在对电影的思索与实践中度过的;而在其五十五年的短暂人生里,电影也的确为他赢得了无尽的荣誉。在3大艺术电影节获得12个提名,8次获奖。

评价

1996年3月13日,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于巴黎病逝。他的死讯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开,各个角落的电影工作者和影迷同为之一哭。尤其是在他的母国,这条消息占据了大小报刊的头版,波兰电视台决定于次日播放《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和部分《十诫》。电影评论家和制作者举行了悼念活动,追忆基耶斯洛夫斯基及其作品。

几年后的今天,基耶斯洛夫斯基非但没有被世人遗忘,当年他鲜为人知的作品甚至还打入了流行电影的排行榜。但是,当你避开喧嚣的人群,静静重温《蓝》,《白》,《红》三部曲的时候,也许才会明白,我们失去的不只是一位电影**,更是一个挚友,一位精神上的引领者。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