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广平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许广平(1898~1968),笔名景宋,广东番禺人,鲁迅的第二任妻子。   1917年就读天津直隶**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担任天津爱国同志会会刊《醒世周刊》主编,并在周恩来**下参加了“五四运动”。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成为鲁迅的学生。1927年1月,鲁迅到中山大学任教,许任助教和广州话翻译,与鲁迅在白云路租房同居;10月与鲁迅到上海正式同居。1929年,生子周海婴。1932年12月,与鲁迅的通信集《两地书》出版。   1949年后历任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全国妇联副**、民主促进会副**、全国文联**团委员等职务。   1968年3月,受逼害,在北京病逝,终年70岁。   许广平是鲁迅先生的人生伴侣,她陪伴鲁迅走过最后十年岁月。这位1926年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奇女子,在校期间与鲁迅一起发起揭批驱逐北师大校长杨荫榆的运动,并在毕业前一年在报上公开表达对她的老师鲁迅的感情,1927年两人在广州同居。不久移居上海。建国后,许广平历任**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妇联副**,中国文联**团成员,中国民主促进会**副**等职。   鲜为人知的是,许广平的家世十分显赫,是近代广州**家族许拜庭的后人。许拜庭不仅是广州大盐商,富甲一方,而且繁衍了一个对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许氏望族。许氏望族在**战争、太平天国、中法战争、戊戌维新、辛亥革命、讨袁护国、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时期都有地位相当重要的人物,他们的活动对近现代中国**、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嘉庆十五年(1810年),已经成为广州府盐业巨贾的许拜庭,得到了一次为国效力的机会。其时,广东海洋面海盗出没为患,从福建和广东等海疆,不断传来海盗劫掠商船,致许多地方粮油断市的消息。   面对危局,嘉庆帝决定采用官民结合的方式,镇压广东沿岸海盗,让富商们为之捐款。在盐商的报效朝廷的热潮中,这年38岁的许拜庭,不仅慷慨捐资,还向总督百龄积极请战。原来,这时他已经招募到红单船数十艘,水勇数千,每月散千金,自为部署,并准备亲率水勇出大洋剿捕立功。百龄对他的行为部署欣赏有加,便发布了同意他参与剿捕的命令。   当时,在珠江口一带为*最烈的,要数张保仔、郭婆带、香山二、郑石氏和乌石二、乌石三两兄弟等海盗匪帮。他们的为所欲为,早已令到两广总督万分头痛。许拜庭协同总兵黄飞鹏率领的舟师,不分昼夜追击,与张保仔部交战十数天,令其闻风丧胆,急急流窜出去,许拜庭得胜而回。到了阳春三月,张保仔自愿投诚。至此,一支最强悍的海盗队伍宣布瓦解了。惟有两路乌石二、乌石三等海盗,仍在海岸一带继续肆虐为患。许拜庭又一次接受总督之命,率水勇壮士,协同官兵一同向他们出击。此次出击队伍规模庞大,投诚后的张保仔率队在其中,共分几队兜剿。终于将乌石二、乌石三及馀众生擒,全省洋面一律荡平。至此,困扰朝廷多时的海盗,基本解决。   在事后的行赏中,总督百龄极其欣赏许拜庭在这次剿捕海盗中表现出来的慷慨、智慧和勇敢,特别向朝廷奏报了他的事迹,因而,他先是获得了议叙“府同知”加一级,继而又获得了“晋封中议大夫”的奖赏。   此后的许拜庭仁义待人,乐善好施。许拜庭的母亲黄氏自幼受正统礼教,儒家意识影响殊深。总认为商人低人一等,因此在广州延清名师设馆家教,对子孙严加栽培,其后人中人才辈出,代有贤才。   许拜庭长子许祥光三十三岁中举,十二年后(道光十三年即1833年)成为许氏家族**位进士。   许祥光是许广平的曾祖父,他是广州抗英运动**者之一。在**次**战争后,按《南京条约》,广州虽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但英人惧怕粤民强悍,不敢贸然进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3月间,英军坚船利炮闯入珠江港口,以攻城恫吓,欲强行入城时,许祥光联合广州爱国士绅,-英人入城,带头捐献白银6万两,并号召城内外居民组织团丁备战,**市民出兵、出武器,约得团勇十万,劝集捐银40万,购买*械、粮饷,日夜守城。许祥光还以粤绅名义,正式致函英军,陈说利害。许祥光的外交词令点破了英军的恫吓,最后,“香港总督”英军司令文翰无计可施,不得已在洋行门前贴布告:“严禁英人入城”。   后来许祥光十个儿子中有“八子录取”,他们分别是:道光已酉科举人、道光庚戌(1850)年进士许应�Y,道光甲午科举人许应,同治甲子科举人许应锵,同治丁卯科举人许应�h,同治丁卯科举人许应銮,同治庚午科举人许应�S,光绪已经卯科举人许应锴,光绪已经卯科举人许应�F等。   许祥光的十个中举的儿子中,有三个还考中进士,分别是道光庚戌(1850)年进士许应�Y,光绪乙卯科进士许应锴与弟许应�F,被誉为“一门三进士”。   许拜庭三子许祚光的儿子许应�U为道光癸卯科举人,咸丰癸丑科中进士。他曾出任江西临江府知府、南昌府知府、广饶九南兵备道、吉南赣宁兵备道、河南按察使、江苏按察使、署江苏布政使、浙江布政使、护理浙江巡抚。许应�U颇有政绩,他任江苏按察使时,因**上百宗冤案而被誉为“许青天”及“一代清官许应�U”。许祥光长子许应锵也是一代清官,为百姓所称道。   在这些科第身世的许家显贵中,许应�Y和许应�U是族中最为显赫的二位。兄弟二人屡邀升迁,官至内阁学士,丘部左待郎,转户部、吏部、除左都御史、工部尚书,授闽浙总督、署福州将军兼船政大司。许应�Y是许广平的祖父,他是慈禧的心腹,内政大事咸凭委决,位极人臣。   许广平的父亲许炳��是许应�Y之子,因系庶出,在这个大家族中处于受歧视被排挤的地位。他虽然是小有成就的诗人,但却没有功名在身,终生未能做官。他是个半开化的绅士,从小就具有叛逆精神的许广平经过斗争,居然被允许像男孩子一样读书、学官话、上学堂,连缠足的罪也免了。   到了辛亥革命期间,许氏望族涌现出了两位震动全国的闻名将领----许崇智和许崇灏,人称“辛亥双雄”。他们两位都是许广平的堂兄。   许崇智是孙中山身边**大骁将,字汝为,广州市人。1911年11月,参与福州起义。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陆军第十四师师长和福建北伐军总司令,挥师北伐。1917年8月,任0军政府大元帅府参军长,协助孙中山主持军事。同年10月28日粤军光复广州,从而结束了桂系军阀在广东的统治。1924年1月,被推为**监察委员,兼*****军事部长。3月,任建国粤军总司今。1925年6月,平息滇、桂、直系军阀叛*。7月1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被任命为军事部长兼广东省政府**。同年8月廖仲皑被刺案发生后,许崇智受蒋介石逼迫于9月避居上海,失去军权。1931年***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许被选为**监察委员兼任-副院长,但始终没有到南京就任。1939年,许崇智迁居香港。1965年1月25日,病逝于香港。许广平鲜为人知的显赫家世许崇智   辛亥革命中,就在1911年11月18日晚许崇智率军夺取了福建**后不久,11月30日晚,许崇灏指挥镇军进攻南京钟山,炮轰南京,清**被推翻。许崇灏被任命为南京临时卫戍司令,兼**独立混成旅旅长。“廖仲恺被刺案”发生,许崇灏跟着被贬。中晚年孤灯残梦,落魄寂寥,写了六卷《大隐庐诗》,1959年在沪病逝,享年78岁。   许氏望族中,还涌现出了东征名将许崇济(许济)、许崇年,潮汕“七日红”烈士许怀仁,***“一大”宣言的起草人、广东省副省长和三任中山大学校长的许崇清,以及红军名将许卓等著名人物。许广平如此显赫的家世,现代史上的名人几乎无人能与之比肩。   [以上内容由" �t��>麦兜"分享。] 人物关系: 高祖: 许拜庭 (1772~1846) 广州许地许氏家族的创始人 曾祖: 许祥光 (1799~1854) 爷爷: 许应�Y (1832~1903) 叔祖父: 许应锵 (1837~1896) 父亲: 许炳�� 丈夫: 鲁迅 (1881~1936) 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公公: 周伯宜 (1861~1896) 婆婆: 鲁瑞 (1858~1943) 儿子: 周海婴 (1929~2011) 孙子: 周令飞 老师: 唐�o (1898~1969) 陈寅恪的夫人 相关院校: 中山大学 同年(公元1898年)出生的名人: 郑振铎 (1898~1958) 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 戴文 (1898~1987)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 樊亮澄 (1898~1944) 陕西省咸阳三原 孙平章 (1898~1933) 陕西省咸阳三原 徐国材 (1898~1950)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 + 更多公元189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 徐特立 (1877~1968) 延安五老,20世纪湖南十大文化名人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唐麟 (1911~1968)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 江漪澜 (1902~1968)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 李百川 (1891~1968) 陕西省咸阳三原 云茂保 (1896~1968) 海南省文昌 陆达节 (1895~1968) 海南省文昌 + 更多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秦庄襄王嬴异人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