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国庠简介简历(个人资料介绍)

杜国庠(1889-1961年)莲上镇兰苑村人,笔名有杜守素、林伯修、吴啸仙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杜国庠1907年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为同窗好友,后与李大钊等在日本东京筹组“丙辰学社”,进行反袁斗争。1919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从事先秦诸子思想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作。是我国较早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整理和研究中国思想史且卓有成就的学者之一。著有《先泰诸子的若干研究》、《先泰诸子思想概要》等。1920年,和谭平山、李春涛、邝摩汉等创办《社会问题》杂志。1928年在上海加入中国***,积极从事无产阶级文化运动和学术方面的译著和研究,参与党的机关报《红旗报》的工作。抗战时期,先后任张发奎第八集团军军法科上尉书记、战地服务队上校总务科长等职。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在重庆住地接见了杜国庠并给予勉励。1946年春,按周恩来指示,杜以文化人身份到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任教授,继续从事学术研究,以及团结、争取民主人士和上层分子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兼文教厅厅长、华南师范学院院长、广东省人民政府文教办公室主任、****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兼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副院长等,是**届和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1年1月,杜国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周恩来及邓颖超发唁电致哀。郭沫若写下悼词,高度赞扬杜国庠一生的为人与成就。  

  杜国庠(1889-1961年)莲上镇兰苑村人,笔名有杜守素、林伯修、吴啸仙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杜国庠1907年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为同窗好友,后与李大钊等在日本东京筹组“丙辰学社”,进行反袁斗争。1919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从事先秦诸子思想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作。是我国较早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整理和研究中国思想史且卓有成就的学者之一。著有《先泰诸子的若干研究》、《先泰诸子思想概要》等。1920年,和谭平山、李春涛、邝摩汉等创办《社会问题》杂志。1928年在上海加入中国***,积极从事无产阶级文化运动和学术方面的译著和研究,参与党的机关报《红旗报》的工作。抗战时期,先后任张发奎第八集团军军法科上尉书记、战地服务队上校总务科长等职。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在重庆住地接见了杜国庠并给予勉励。1946年春,按周恩来指示,杜以文化人身份到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任教授,继续从事学术研究,以及团结、争取民主人士和上层分子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兼文教厅厅长、华南师范学院院长、广东省人民政府文教办公室主任、****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兼广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副院长等,是**届和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1年1月,杜国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周恩来及邓颖超发唁电致哀。郭沫若写下悼词,高度赞扬杜国庠一生的为人与成就。  

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 同年(公元1889年)出生的名人: 林伯歧 (1889~1968)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 陈景通 (1889~1985)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 林万丰 (1889~1944)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 陈秋波 (1889~1961)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 梁锡鸿 (1889~1984)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 + 更多公元188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1年)去世的名人: 陈秋波 (1889~1961)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 黄病佛 (1902~1961)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 林兴华 (1919~1961)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 李公侠 (1880~1961)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 许民辉 (1890~1961)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李研山 (1898~1961)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 + 更多公元1961年去世的名人》
原文链接:,转发请注明来源!